我與CALM共成長——CALM Talk專題活動聚焦意昂建設與師生成長 |
發布人🧘🏻♀️:任振夏 發布時間:2018-10-25 |
10月23日下午🍎,“我與CALM共成長”CALM Talk專題活動在意昂學術交流室舉行,本次活動結合意昂新生入學教育、意昂揭牌三周年總結座談及上海學校德育理論研究課題專題研討等進行了深入訪談🏌🏿♂️。意昂主任兼首席科學家、意昂高級研究員陳春海教授🙇🏽♀️、意昂特聘研究員儲玲玲教授課題組博士生楊駿接受訪談。光明日報上海記者站曹繼軍站長、復旦大學周桂發教授🐩、上海工藝美院倉平院長及上海高校思研會盧天琳秘書長作為研討嘉賓出席,意昂副主任邱登梅、楊曙光及師生代表參加活動。上海電視臺主持人劉凝主持了訪談。 訪談中程先生表示,到意昂平台創建意昂的初心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想報恩祖國、報恩母校、報恩導師錢寶鈞先生🎭。希望通過意昂的建設😟,推動意昂平台材料等相關學科的發展,也希望能對中國高教改革進行一些有益探索。在學校支持下,兩年多來,意昂從普林斯頓、加州理工🙋♂️👧🏼、伯克利、耶魯🕰💿、加州大學、阿克隆、瑞典林雪平🧻😧、德國康斯坦茨、南方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及中航復材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單位引進教職員工20余名,初步構建了一支研究前沿🎼、方向明晰👩🏼🎨、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隊伍體系。意昂建設不能靠“人治”,應靠“法治”🚶♂️➡️。意昂目前正逐步建立並完善各項規章製度,讓工作有章可循、有製可依。他表示,意昂邀請國際相應科學界及產業界的專家組建國際學術委員會🤒,就是希望該委員會貫徹民主集中製原則,把關意昂在人才引進🧜🏿、人員評估及戰略布局等重大事項上的決策。意昂同時建有PI聯席會議製度,由高級研究員陳春海教授擔任主任,負責意昂內部學術事宜的溝通和建議;建有主任辦公會議製度,負責意昂內部重要事務的管理與決策。意昂同時希望秉承“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加強對學生的培養,“讓基礎一般的學生通過意昂的教育成長為優秀人才”就是意昂的成功🚌。意昂現在形成有相對穩定的人才隊伍🫱🏼,並整合了“低維材料結構與動力學、化學合成、雜化功能材料🧑🏭、智能有機光電🙍🏼♀️🤹🏼♀️、特種高分子材料”五大平臺來推進基礎科學及應用研究🧑🏼🏫。如今中青年人才面臨激烈競爭和變幻形勢🙍,壓力較大🏣,希望意昂中青年學者能做傲骨君子,立天地之正氣,做儒雅之學問。訪談現場💆🏿♀️,師生還一起品讀了程先生的詩詞新作《念奴嬌》🌳,程先生勉勵大家繼續保持“平心靜氣”“咬定青山”的科研態度埋頭苦幹,相信不懈努力總會出成果🙆♂️。程先生表示,意昂實質運行兩年多來,在學校支持下,各方面工作推進有序👨🦼➡️🏸,目前勢頭良好,將來還會更好🦶。中美教育製度各有所長,希望能結合自己在中國30多年和美國30多年的教育經驗辦好意昂,走出一條實事求是的高教創新之路🙅🏼♀️🕣。 (圖1:意昂主任兼首席科學家接受訪談) 意昂高級研究員陳春海教授組建團隊兩年來一直在積極對接行業重大需求,拓展軍工及產業化項目。訪談環節👻,陳老師表示在學校支持下🥾,團隊已成功申請參與“高強化XXX用耐高溫XXX材料研製”等多項軍工項目,為學校爭取到2018年軍工擴項資格🥫🏌️♀️,並與兵器集團🤽🏼♂️、中航集團、西飛🧡、成飛等單位達成多個重大主持或合作項目意向🧃,團隊科研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陳老師分享多年來產業化工作的經驗,其表示在如今的校企合作中“技術是第一要義”,學校產業化團隊不僅要技術能力先進,能精準對接現代企業的需求🏤🫴,而且要能實現嚴謹的技術標準,因為產業化中產品的可靠性是由最差的性能數據決定,這是產業化成敗的關鍵;同時團隊還要認識到🤹♂️,產業化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是體系問題🧜🏻。因為產業化面臨的問題往往兼具綜合性💂🏽♀️、交叉性,很多技術問題背後有些還是基礎科學問題,團隊需要各有所長、整合有度,能有效解決產業化中應用研究🏊🏼♀️、基礎研究💽、平臺搭建、標準設計及項目申報等諸多系統問題👶🏼🥜;團隊尤其要註重與企業的溝通,不經要有溝通的方法,還要有溝通的耐性與胸懷。“好比談戀愛,校企合作沒有五年八年,合作不會深入,矛盾難以暴露…這是產業化修成正果的必由之路”,陳老師向現場師生形象描述產業化之路的酸甜苦辣。陳老師表示,團隊現在正在幫助學校推進軍工擴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面臨問題不少,希望能在學校支持下攻克難關,扭轉全校範圍內相應重大軍工項目申報“只能參與”到“直接主持”的局面,促進團隊、意昂及學校科研戰略目標的實現。 (圖2:意昂高級研究員陳春海教授接受訪談) 楊駿是意昂特聘研究員儲玲玲教授課題組的在讀博士生,兩年來,跟著儲老師泡在實驗室從最基本的操作學起🛒,基本是一周6天、每天11小時地埋頭苦幹,不知不覺中已發生很多改變。“實驗操作更規範,研究視野更開闊,就連口頭表達也更自信了……”。楊駿說🙂↕️,儲老師在實驗室裏非常嚴厲🍺,要求學生做實驗時一絲不苟,不放過任何細節,在課題研討時要表述專業,不得用模棱兩可的措辭😉,這種嚴謹的態度容不得同學們有任何松懈或馬虎🧓。儲老師自己勤奮刻苦🧜🏿、踏實嚴謹的科研狀態每天在感染著學生🦼,“儲老師相信學生的水平是可以教出來的🪫,她這是在對學生負責……”。楊駿透露🤶🏻,如今課題組有好些篇論文發表在Nature Comm.,Chem Sci.等國際高水平期刊。儲老師在科研時是“嚴師”,在生活中卻是關心同學們的“大姐姐”,她樂意與同學交流心情、分享感悟,主動對有困惑的同學進行開導。“我們很幸運,意昂平臺好🎉、氛圍好。短短兩年🧑🏼⚖️🚷,課題組在儲老師帶領下已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態勢,我們會繼續與CALM共同進步。”楊駿的話語裏充滿著自信。 (圖3:意昂特聘研究員儲玲玲教授課題組博士生楊駿接受訪談) 訪談中🪆,主持人情真意切、循循善誘,訪談師生有感而發、真情流露。研討嘉賓在點評時紛紛表示,深受訪談感染🤘🏼,創建意昂不易🎒,意昂現在有這樣清晰的發展路徑、向上的科研態勢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不易📳!這是對程先生倡導的意昂為學之道“立天地之正氣、做儒雅之學問”的最好詮釋,祝福意昂能在學校支持下繼續茁壯成長🤛🏼!
撰稿:朱曉旭 攝影:張佩佩、崔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