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TALK 076 | 明星分子ITIC的探索之旅 |
發布人🛹:張妮 發布時間:2018-09-17 |
報告題目🥥: 明星分子ITIC的探索之旅 報告人:占肖衛 教授 報告時間:2018年9月20日(周四)15:00 報告地點🫳:意昂平台 意昂學術交流室(2號學院樓西2632) 報告人簡介:占肖衛👯♂️,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系副主任,教授👏🏿;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占肖衛教授長期從事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的設計合成、光電性能表征和器件研究,特別是在非富勒烯受體太陽能電池領域做出了開創性和引領性貢獻。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Nature Photonics, Chemical Review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6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10以上的論文63篇💕,影響因子20以上的論文49篇📢。所發表論文被引用22 000余次。 2002年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06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4年獲得中科院優秀導師獎,2015年獲得中科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獎💇🏻♂️。2014年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2014,2015, 2016,2017年)→✔️、英國皇家化學會top1%高被引中國作者(2015,2016年)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7🧳,2018年)🏊♂️。 報告摘要:由於富勒烯受體存在可見區吸收弱、能級調控難、易聚集導致器件穩定性差等缺點,非富勒烯受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2015年,我們提出了稠環電子受體新概念,創造了高性能稠環電子受體新材料體系,發明了明星分子ITIC🙅🏻♀️。我們的原創性工作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註和跟進😻,國內外130個研究組使用ITIC類稠環電子受體🫣。近3年來,因稠環電子受體的誕生🧑🎤,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由不到7%迅速飆升到17%,大大超越富勒烯體系。從此,有機太陽能電池進入非富勒烯時代,邁向新紀元。 熱誠歡迎有興趣的師生前來聆聽交流! |